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远在六七千年前,人们就懂得用麻、葛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织。公元前16世纪(殷商时期)产生了织花工艺,公元前2世纪(西汉)以后,随着提花机的发明,纺织技术迅速提高,不但能织出薄如蝉翼的罗纱,还能织出构图千变万化的锦缎,使中国在世界上享有“东方丝国”之称,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是世界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原始的纺织技术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抵御寒冷,直接用草叶和兽皮蔽体,慢慢的学会了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利用猎获的鸟兽的毛羽进行撮、绩、编、织成粗陋的衣服,由此发展了编织裁切、缝缀的技术。
1、 针线缝合技术
石锥: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物中发现的。
骨针:山顶洞人遗物中存有公元前1。6万年的骨针,骨针是引纬器的前身,是最原始的织具。随着骨针的使用,古代的中国人开始制作缝纫线。
2、 编织技术
织造技术是从制作渔猎用的编结品和装垫用编制筐席演变而来。目前所知最早的编织实物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年的芦苇残片,纹样为席纹。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将编结技术用于制作服饰,《淮南子。汜(si4)论训》称“伯余之初作衣也,淡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罗网”,说明当时已用麻做衣料。编织工艺的精进,为纺织技术的产生创造了前提。
二、 中国古代的葛、麻纺织和丝织
1、葛、麻原料介绍
葛藤和大麻、苎麻的韧皮纤维,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纺织原料。在二三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经从生产实践中鉴别出大麻是雌雄异株,把雄麻叫枲(xi3),雌麻叫苴(ju1),枲麻韧皮纤维比较柔细,可以制作精细的织物;而苴麻纤维粗硬,织出的织品比较粗糙。用枲、苎纤维织成的就叫絺布等;用葛织成的当时有精细和粗糙两种,精细的叫“絺(chi2),粗糙的较“浠(xi4)”。由于絺、苎纺织加工精细,一般都成为统治阶级的奢侈品。
2.麻类纤维脱胶技术的演变
葛、麻都属于韧皮植物,它们的韧皮是由植物胶质和纤维组成。要利用纤维进行纺织,必须先把胶质除掉一部分,使工艺纤维分离出来才行。这一加工过程叫做“脱胶”。
3、精湛的葛麻纺织技术
从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葛布残片可以看出,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葛麻纺织技术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奴隶社会,对纺织品的加工更加精细,并且对麻布的规格有了标准,用“升”作单位来衡量织物的粗细疏密。那时布幅大约合今天半米。
我国除中原地区发展葛麻纺织生产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精于纺制芝麻布,如闻名西南的“阑干细布,织戌文章如绫锦”(《后汉书。西南夷传》),真是五彩缤纷。此外,著名的蜀布也曾经运销印度并且转输到中亚、西亚一带。
唐宋以后,苎麻织物加工更是丰富多彩。如浙江诸暨的“山后布”,就是“皱布”,所用的麻纱专门加了强拈,织成的布精巧纤细“盖亚于罗”,如果放入水中,由于吸水收缩而形成米粒一样的“谷纹”来(南宋嘉泰《会稽志》)。
到了清代,广东和湖南地区又产生一种用苎麻纱和蚕丝交织而成的“鱼冻布”,“柔滑而白”,并且“愈洗愈白”。我国盛产的葛麻纺织品,以后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和利用,便逐渐失去了它先前的地位。
4、 蚕丝的开始利用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 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传说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是轩辕帝的妃子西陵氏,即嫘祖,她偶然发现了蚕在桑树上吃桑叶,而且蚕结成了茧,于是她把蚕茧摘下,抽出蚕丝,织成丝绸穿在身上,并传授养蚕抽丝的方法,被后人供为蚕神。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和发明丝织的国家,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蚕、桑、丝、帛等文字记载,表明当时的蚕桑丝织业发展已经很普遍。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和山东益都苏埠屯商代大墓中均出土玉蚕。殷虚出土的青铜器上常常发现有细密的平纹绢和菱形图案织物的印痕。殷商以前,中国的先民们利用自然界生长的桑树资源养蚕,利用蚕丝织绸,但数量甚少。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日益增长的衣着需要,人们便设法通过人工栽培桑树来扩大养蚕的规模,以提供更多的衣着原料。周代时家蚕的养殖在**河流域已经很普遍。在《诗经》里面,《大雅》和《豳风》、《秦风》、《卫风》中均出现有关桑、蚕及丝织的诗句。根据《诗经》和《左传》、《仪礼》等书的记载,这时不但已有“蚕室”,进行室内养蚕,而且还有蚕架、蚕箔等专门的养蚕工具和缫丝设备。以后历代古人们开始逐步注重桑叶的质量,改良桑树品种以适宜蚕的生长发育。古人们还选择优良的蚕种以提高蚕的质量。
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与西方有了文化交流,公元六世纪后,西方国家陆续学会了养蚕技术。
5、 丝织工艺
丝织工艺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丝织品纹样的演变,由平纹组织发展到斜纹组织,由平素组织发展到小花纹织物,进一步发展到大提花织物,以及由单组经纬织物发展到多组经纬丝的重经重纬织物和起绒织物,各个时期的工艺技术水平,从纱、绫、罗、绮、锦等几种代表织品中表现出来,其中锦最华丽。
战国织锦为二重或三重经锦组织,纹样多为矩形、菱形等几何纹为骨架,龙凤、麒麟、人物线条贯穿其中,颜色以棕、灰绿、朱红为主。缤纷华丽。汉锦是由两组以上经线与一组纬线交织而成,通过不同色彩经线的交替显花使织物五彩缤纷。纹样以花卉、禽鸟、走兽为主题,配以几何纹、水波纹等。唐代织锦以经锦为多,逐渐向纬锦过渡,这是织锦技术的一大转折。元代将金线织入锦中使其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丝绸纹样继承了两宋风格,融入了蒙古与西亚文化特色。
中国的丝织品以其价如金的锦,光洁如冰的绫,彩茸柔拂的绒,滑润光亮的缎,富丽堂皇的妆花和图案精美的愅丝而蜚声全世界。
三、 中国古代的纺车和织布机
我国古代的纺织工艺技术十分发达,精湛的丝绸著称于世。这除了我国手工业劳动者的技术高明外,纺织 工具的发明和不断革新也起来很大作用。这里我们仅介绍纺车和织布机的发展情况。
1、 纺车
要把麻、丝、毛、棉等纤维原料加工成纺织品,首先必须纺成纱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用“纺专”进行纺纱。然而这种纺纱方法既吃力又缓慢,拈度也不均匀,质量和产量都很低。
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种手摇单锭纺车出现了。很快代替了纺专,成为纺织手工生产的重要工具。
纺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目前还无法确定。关于纺牟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前53——公元18年)的《方言》,单锭纺车最早的图像见于山东临泾金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是本着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精神,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了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织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纺车在棉纺织中应用最广,时间也比较长。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市乌泥镇)的道婆在年轻时曾流落到海南岛崖州,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左右回到故乡,把棉纺织技术传授给当地妇女。并在纺织生产实践过程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大大提高了纺纱产量。使当时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中心之一,精美的“乌泥泾被”运销全国。
2、 织布机
始祖——腰机
原始的织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又叫腰机。云南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纺织贮贝器盖上铸造了一组女奴隶在奴隶主的监视下席地而织的形象。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纬。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
制造技术最高成就——提花机
提花机是织造提花织物的机械。我国古代能织造五彩缤纷的纺织品,这是和提花机的发明和使用时分不开的。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代时这种工艺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通常采用一蹑(脚踏板)控制一综(吊起经线的装置)来织制花纹,为了织出花纹,就要增加综框的数目,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片综框能织出斜纹组织,5片以上的综框才能织出缎纹组织。因此,要织复杂的、花形循环较大的花,必须把经纱分成更多的组,多综多蹑的花机逐步形成。据《西京杂记》载:有巨鹿人陈宝光妻所织散花绫“机用一百二十蹑”,这么多的综蹑织造起来十分烦琐,到了三国时马均“旧绫机丧功费日乃思绫机之变”改六十综蹑为十二综蹑,采用束综提花的方法,即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花本式提花机出现于东汉,又称花楼。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它用线制花本贮存提花程序,再用衢线牵引经丝开口。花本是提花机上贮存纹样信息的一套程序,它由代表经线的脚子线和代表纬线的耳子线根据纹样要求编织而成。上机时,脚子线与提升经线的纤线相连,此时,拉动耳子线一侧的脚子线就可以起到提升相关经线的作用。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一人为挽花工,坐在三尺高的花楼上挽花提综,一人踏杆引纬织造。东汉王逸《机妇赋》中,用“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来形容织工和提花工合作操纵提花机的场面。
四、 古代纺织特点
其一,纺织业与人民生活的休戚相关: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进程中,经常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并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其次. 纺织业技术先进:我国古代纺织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工艺遥遥领先,享有盛誉。
其三. 纺织原料多样化: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国除了使用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其四.分布广,规模大,技术高,分工细,产品种类多:纺织产品繁杂多样又丰富多彩,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丝织物的图案花纹,不论小花、大花、单色、彩色,也不论几何自然形,都适应着丝物结构和实际用途,并且又与同时代的艺术装饰相映照。
东莞永亨织带有限公司,品牌名为
带之尊,
全球首选服饰配料供应商,简称为
WTH,主营各类服装、皮具、手袋、鞋类、包装上用到的各类
缎带、
粘扣带、
丝绒带、
商标、橡根、吊牌、
包边带、
提花带、丝印、
装饰带、发卷带、冬菇头、织唛、
魔术贴、缎带、
织带、单丝等一大批新型产品,凭借卓越的品质及一流的服务,饮誉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