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作为时尚的代名词,即要时尚,又彰显气质,那么设计师是少不了的,国内不乏优秀的设计师,但接着问题就来了,设计师有了,但是服装配饰所需辅料供应如何解决,高质量,高成品的成品日后的消费市场又是谁来消化如此调价的奢侈品?
问题一:设计师专注设计 资金何来?
独立设计师们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问题。他们自己创办工作室,自己雇佣骨干成员,自掏腰包进行设计。产品的销售,也主要依靠客户和朋友之间的口耳相传——这就能解释他们其中很多需要和明星打好关系。
国内知名设计师王培沂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就表示他总是缺乏资金。他说他其实非常想集中精力专攻设计,但既然是独立设计师,他就不得不要在其他方面分心,例如,如何管理人员,怎么去运营工作室,等等。
王玉涛尽管成功登陆2012年柏林时装周,也处在同样的困境之中。"独立设计师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他说,"也缺乏运营时装周的经验。"
问题二:设计作品叫好不叫卖 谁愿买账?
而另外的一个问题是,独立时尚设计师和普通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鸿沟。他们也许可以用新鲜富有创意的作品引来海外评论家的喝彩,却也会被国内的潜在客户认为高不可攀。
给明星设计衣服是一把双刃剑。打开了名气,却离普通市场更遥远。对于普通市场的消费人群关注的不止是设计好看,而且要价格实惠,试想一下一个普通员工,谁会为了一件价格昂贵的衣服,而花掉自己一整月设置二个月的工资呢。
王培沂和王玉涛都曾为中国一线女演员定制服装,例如巩俐、章子怡、范冰冰、李冰冰,可很多人觉得太过昂贵。王培沂还被中国时尚圈称为"中国红毯第一人",意思是走上中国红毯的女明星都要穿他的设计。
但是,仔细想一下,大多数人并不会花几千块钱购买一名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与此相比,中国的消费者们更宁愿把钱花在已经有名气的老品牌上。
另外,很多中国的设计师不喜欢甚至说不愿意自己去贴近市场,去给自己宣传,他们觉得首先要把自己的东西做好,然后再宣传,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好在,他们的努力仍然是有回报的。
Uma Wang在采访中表示,眼下的中国有很好的土壤,有庞大的成长中的时装消费群体、满腔热情的民间赞助机构和国人泛时尚化的新生活方式,这些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
她在2003年就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今天,她的品牌不但在很多买手店里出现,更在上海开了实体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即让大众接受并且认可。要找到类似设计师品牌店这样的平台,是这个土壤当中非常重要的养分。
而年轻的独立设计师们也正在开始努力搜寻品牌的赞助。王玉涛和王培沂都得到了奔驰的赞助,更好的例子是张弛,每次他的发布会都有很多品牌的加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会失去时装的一部分纯粹性,但是至少缓解了他们资金上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