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届广交会三期于5月1日开馆,主要展出企业为纺织服装类、
服装辅料配饰、鞋类、医药及医疗保健类等,即对成本价格较为敏感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尽管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回暖信号不断释放,但出口量大致跟去年持平,谁都不曾想这是用百分之十几的降价换来的回暖,面对这种出口困境,企业生存竞争就看谁能熬过这个时段了。
目前,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汇率不稳等因素,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新兴的南美市场(墨西哥、巴西、智利)、北欧市场以及非洲市场的需求增量并不能有效缓解传统市场的清淡。
尽管不情愿,但参展的企业主大都承认了这一点。
需求与成本
周期性的国外市场需求变化,令企业订单难以保证。
东莞
永亨织带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比起去年同期的惨淡,今年订单量倒是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是去年公司客户库存量大,经过一年消化,新一轮订单需求开始显现。为了应对这样的大小年,企业也只能从成本和价格的调整来保持市场。
尽管国内原材料企业的竞争导致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但这完全不能抵消劳动力及加工成本的上升。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鼎控股有限公司纺织服装部业务经理钱扬告诉记者:“由于印染费上涨,加上国家环保标准提高,原材料棉花价格的下降在成品部分根本体现不出来。”
另外,汇率因素也是企业主提到的出口障碍之一。加工制造产品对价格变动具有高敏感性,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仅使国外买家不敢下大单、长单,也使企业利润一再受挤压。
订单:从量化到差异化
只有自身整合以及产业链自我升级,才能改变当前困局。
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自动化生产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个过程中小企业承受不了大批量的资金投入,只能选择在原有的模式下牺牲价格。这种模式显然不能持久。
当然,出口压力依然存在,比如客户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苛刻标准。韩经理告诉记者,订单结构的转变,包括款式多、批量小、花色多、周期短都给企业带来困难。“我们已经适应了一次性上万件的批量化生产,现在一批只有上百件,而且还有不同款式、花色的要求。”